给娃娃梳妆打扮、过生日,带它外出游玩、社交……近日,网络社交平台一则“海底捞是不是歧视带棉花娃娃的人?”的帖子引发热议,也让这一新兴事物也从小众走入大众视野。什么是棉花娃娃?为何会有人在一个娃娃身上赋予诸多仪式感?记者走访了长沙多家商业综合体内的潮玩店发现,棉花娃娃种类非常之多,还有不同的成套娃衣和配饰售卖,受到年轻人的欢迎。
16日上午,记者在长沙中心印象城内的微店park中看到,各类棉花娃娃分区域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,有与电视剧、品牌的联名IP娃娃,还有别的各类款式丰富的娃娃。价格在几十到百余元左右,其中联名IP娃娃最贵,如店内20cm的长相思小夭套娃标价为228元每套。与其相配的还有各类娃衣、娃包,以及鞋子、发卡、头发、眼镜等单品配件,标价在9.9—20元不等。
在X11(长沙春天百货店)内,除了售卖棉花娃娃,还有由树脂材料制造成的风格各异的人偶娃娃。该类娃娃相较棉花娃娃,接近于真人造型,售价更高,可达上万元。
“棉花娃娃非常受年轻人欢迎,每月都会不定时进行上新,联名IP款最受追捧。”门店店员和记者说,他们是“Rua娃吧”线下官方直营店,一些限量、稀缺娃娃一经推出就会遭到哄抢,此前曾推出一款限量娃衣,还没开门就有长队消费者等待。
日常生活中,她们还会把娃从头到脚装扮的漂漂亮亮的一起去吃火锅、逛公园、旅游等,给娃拍娃片、制作短剧。“我大部分时候是在网上购买娃娃,手头已有40余个娃娃,专门买了柜子安置它们。”仪仪说,她喜欢有特点、明星属性强的娃娃,一些热门娃需要靠抢,系统常常会出现崩溃状态。
“小时候玩芭比娃娃,不过那时候自己不存在经济能力,无法买很多衣服和饰品去装扮它。现在长大了,重新‘养娃’,圆了我的童年梦。”琴琴从小就对娃娃就有着深深的喜爱,她玩的是BJD(Ball-jointedDoll的缩写,指球型关节人形娃娃),她说,这类属于人偶娃娃,给娃娃打造精致妆容和穿上漂亮衣服,总能治愈她,释放生活上的压力。她的娃娃有公主风、软妹风、御姐风等,一个娃可以呈现好几种不同的造型。琴琴坦言:“我的娃真的很漂亮,但养它们也确实耗钱。”她买过最贵的娃大概是4000元左右,加上买服饰、点缀妆容等等,每一项都是开支,这几年已经花了小几万。
“出现这一现象,可以从侧面看出年轻人在当今社会有了更多元的生活方式,我们应当以更开放的观念去看待。”湖南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尹元元表示,如今,随着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变大,生活节奏加快,陪伴和治愈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需求,他们将棉花娃娃视作玩伴,为它赋予一系列仪式感,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得到压力释放,充实生活。从消费层面来说,棉花娃娃属于小众,但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,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创新和发展。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,伴随而来的还有市场监管及产品质量、销售渠道等问题,希望消费的人在买产品时,擦亮眼睛辨别其来源,理性消费。
湖南师范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硕士生导师谢迟认为,随着收入水平提升,人们的消费需求从物质性向精神性商品转型升级,加之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加快,生活起居更具独立性,很多年轻人在生活上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带动了棉花娃娃这类商品的兴起,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正常现象,这类消费行为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情感诉求。不过,很多年轻人除了购买娃娃,还会为之购买配饰、服装甚至家居等周边商品,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消费者应依据自己收入水平量力而行。同时,还需清醒地认识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区别,棉花娃娃并不能代替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不能替代亲情、友情、爱情等情感,不能沉迷其中。
平台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