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来,“带棉花娃娃到海底捞过生日”的论题,让这一小众消费品进入了群众的视界。
继盲盒之后,棉花娃娃成为年轻人的又一个新宠,不少爱好者甚至为其消费数万元。
10月16日,海底捞回应回绝给棉花娃娃过生日的论题冲上微博热搜榜首,棉花娃娃也因而被群众重视。
除了以游戏人物、明星、动漫人物为原型的“有特点”棉花娃娃外,还有一种没有原型的“无特点”娃娃。
微店多个方面数据显现,有成交记载的棉花娃娃商家数量从2017年的不到400家,到2020年末已达到了近万家,3年间增长了20多倍。
在小红书上,与关键词“棉花娃娃”相关的笔记有148万篇,产品超越9万件。
有媒体查询二手电子商务平台看到,来自游戏《光与夜之恋》的萧逸一番赏娃娃的二手价格多在2000元以上,也有4500元的超高价,比起原价58元高出了76倍,溢价气势堪比盲盒里的躲藏款。
作为一种小众笔直产品,棉花娃娃的确有潮玩特点,但由于短少盲盒那种所谓“增值”概念,难以在潮玩中破圈。
最多是经过相关言论的推进,让一部分年轻人成为棉花娃娃的新粉,构成必定增量商场。
棉花娃娃跨界二次元、饭圈和多个年轻人热心领域,但每个领域的进入都不深,也没有特定的典礼感或保藏价值。
由此,只会成为玩偶的一种新业态,即便跨界或联名,也很难真实走出小众领域。
加上其身上的IP特点来自外部IP,事实上只会成为相关IP的又一种衍生挑选,且非主流。
作者 张书乐,公民网、公民邮电报专栏作者,中经传媒智库专家,资深TMT工业谈论人,新出书有《自媒体写作从入门到通晓》(清华大学出书社)